拉大便什么颜色最正常?

边星力边星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食物对于大便颜色的影响

正常大便的颜色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脂肪酸的代谢速度影响了大便颜色的深浅度。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合成色素(比如:喝的饮料含有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黄素等)时,大便颜色会变绿。有些食物色素可直接由肠粘膜吸收入血,再由胆道排泄到肠道,使大便颜色改变(如服用碳粉和铋剂呈黑色,服用米帕林呈紫灰色),一般不会影响大便性状和身体的其他功能,停用这些食物或药物后大便颜色会恢复正常。

身体状况对于大便颜色的影响

消化道出血,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便血,大便呈柏油样,是常见的症状。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常伴发恶心、呕吐、甚至头晕、黑曚等症状。

肛门疾病,比如痔疮、肛裂和直肠肿瘤等,造成的少量出血,往往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或者大便后滴鲜血。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除大便带血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如果出现便血问题,请不要大意,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查清便血的原因。

与你最亲近排便的解秘:

大便,人体每天排出的食物残渣。尽管它让人感觉污浊不堪,甚至恶臭难闻,但它的质地、颜色和次数却实实在在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情况下,人每天吃的饭菜,经过胃的研磨与胰腺、肝脏分泌的消化酶、胆汁的作用,在小肠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吸收,没有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结肠,结肠吸收其中的水分,形成粪便,贮存在直肠,最后经肛men排出。粪便90%是水,其它10%的固体成分中,约1/3是来自食物的废物,并与身体其它器官脱落的上皮细胞、粘液、蛋白质、氨、无机盐及数以万计的细菌混合形成大便。由于不同人体质、饮食习惯和地域的差异,对每个人来说,大便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规律性,排便次数和性状有自己独特的节奏。正常情况下大便应该呈香蕉样,软硬有度、不软不硬,容易冲掉且不会在马桶上留下黄色的痕迹,排便时不费力。

排便的性状可以分为6型

1、6型——非常硬的团块状,很难排出;

2、5型——硬的大便,排便非常困难;

3、4型——像小蛇样的软便,外表光滑,很容易冲掉且不粘马桶;

4、3型——成型软便,容易冲掉且不粘马桶;

5、2型——软便,排便次数增加;

6、1型——流稀,无法控制。

正常的大便应该保持4型或者3型。如果排便形态常常保持6型或5型、2型、1型的形态就要提高警惕,因为这有可能是肠癌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