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为什么会讲话?
先引用一个定义:学习是动物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新的行为和大脑机能的过程。 鸟类学中关于鸣禽学的一个分支叫做发音生理学(Phoniatrics),专门研究鸟类的发声机制和听觉机制如何配合来完成发音过程。其中发声机制包括鸣管、声带和共鸣器官,听觉机制包括头骨、内耳和中枢神经系统。要讲解八哥的说话技巧,就必须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大多数的鸣禽都有一个鸣管,这个鸣管由气管分出,在胸腔内形成一螺旋状狭窄通道,末端为声门(类似人类声带的位置),在呼吸过程中,空气通过这些狭窄通道产生声音震动,这个过程与人类发音非常相似。
八哥也有鸣管,位置也在胸腔里,如下图 A 所示,它比一般鸣管的直径要大些,而且形状更为弯曲(B 图)。一般来说,鸣管越粗、曲度越大,产生的音调越高。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 八哥有着一定的发音基础,它能够发出不同的音符来传递信息或者表达情感。 当然,光是有一个会发声的鸣管还不足以让它学会人类的语言,毕竟人类复杂的语言是由舌头的灵活运动配合声带发出的不同音调而产生的。
八哥虽然能够发出不同的音调,但是它不能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舌头,所以它只能重复别人简单的词句,而无法像人类一样发出不同的辅音和元音。 那么八哥是如何学会人类的语言呢?这就要说起它们那神奇的耳朵了。
大多数的鸟都有对称的耳廓(就是耳朵外面那一圈,人也是对称的),但是它们的听力范围对人类来讲是非常大的,比如一只乌鸦听到频率范围大概是 500-4KHz,而鹦鹉能听到频率范围则是 200-8KHz,八哥则是在这个范围内。也就是说它们能清楚地听到人类言语中的元音和辅音。
其次,它们对噪声干扰很敏感,能够轻易区分两个相距很近的声音。比如你用手遮住一只正在学飞的雏鸟的眼睛,它会叽叽喳喳地对你叫;如果你用手捂住它的嘴,它还是会叽叽喳喳对你叫,只不过音量会小很多。 因为八哥能够分辨你手指靠近它嘴巴时所产生的不同噪音,从而准确判断你是想给它喂食物还是想阻止它学飞。 最后,八哥具有非凡的记忆能力。它可以连续数天听你读同样的词汇,然后它能够把这些词汇组织起来,用简单的音节跟你“交流”。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 八哥通过对人类语言的反复学习和记忆,最终“习得”这种语言。 而真正让八哥学会人语的,是它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极强的可塑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