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要打两针疫苗?

柴鸿宇柴鸿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涉及到疫苗的分类与作用原理,还有免疫程序的制定原则。 先说答案:因为疫苗的接种程序是通过既往疫情感染率、发病率调查和对病原学研究的总结而制定的,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传染病对幼龄动物的伤害。

1.疫苗分两类(这里只讨论犬用疫苗):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活疫苗又称为弱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通过物理方法杀死使其丧失致病性后,接种到动物体内让其在体内繁殖产生抗体,从而使动物获得抵抗该疾病的能力。 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然后制成制剂接种到动物体,使动物产生抵抗相应病原的免疫力。 目前,国内宠物使用的疫苗多数以灭活疫苗为主。

2.不同疫苗接种程序的制定依据来自于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毒的培养。 比如犬瘟热病毒,在流行季节里,有60%以上的狗可以自然感染,且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而接种过疫苗的狗仅有30%左右发病,并且症状也相对较轻。这就说明大多数狗可以通过自然的感染获得一定抵抗力而不发病,但自然感染的病程比较长,而疫苗则能快速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抵御病源菌的侵袭。

由此得出结论:注射疫苗能明显减少患传染病的概率及患病后的严重程度。 在确定了需要接种的传染病之后,还要确定接种的时间。这个时间就取决于疫苗的作用机理了——疫苗进入人体后必须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而在抗体达到有效浓度之前,疫苗是一直没有作用的。所以,如果间隔时间太短接种疫苗的话,先前接种的疫苗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抗体,接着再接种同一类疫苗是没有用的,只能浪费疫苗且不能产生应有的保护效果。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都艺佳都艺佳优质答主

其实打两针狂犬疫苗的目的,主要是让体内抗体产生两次应答反应。第一针疫苗进入体内,只产生少量抗体,且不全面。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注射第二针疫苗,让抗体产生二次应答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并能有效中和所有病毒。

就目前而言,注射狂犬病疫苗并不能做到一次100%的保护。一方面是因为狂犬病病毒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干扰机体的免疫系统,抑制机体产生抗体。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差异问题,部分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

所以,在注射完狂犬疫苗之后,建议在最后一针疫苗注射后的7-14天,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抗体检测。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在注射完疫苗之后的一年、三年、五年等时间,都去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在抗体水平低于要求之后,继续进行狂犬病疫苗的加强注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