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布病怎么治疗?

茅柯茅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布鲁氏菌(Brucella)属于寄生虫中的细菌类,是放线菌目、布鲁菌属的一种,因其形态颜色如布鲁虫而得名。 已发现至少有150种不同类型的布鲁菌,且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数月甚至更长;4℃时也能存活2个月以上;在-20℃下冷冻24h仍可繁殖;60℃以上时,仅能存活1s;但在4°C以下或-20°C以下就能被迅速杀灭。其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可能是该菌引起人类和动物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发现的布鲁菌有150多个血清型,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血清型约有30种,我国已有部分类型报道。 布鲁菌属的分类位置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基因组序列的快速更新,该领域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最近一项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布鲁菌的系统发育树,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1]。

研究发现,猪为布鲁菌的自然适宜宿主,当病猪发生流产时,大量细菌通过污染母体子宫颈管而进入产道,使新生仔猪经产道接触被感染;健康仔猪通过吸吮感染妈妈的乳汁而被传染;健康的母猪可通过摄入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而成为携带菌者。

另外,粪便也是本病重要的传播媒介。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的乳、肉等食品或被其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世界各地的布鲁菌检出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国家检出的种类较多,有的国家则较少。我国目前发现的布鲁菌主要有3个类型:绵羊布鲁菌(简称羊菌)、牛布鲁菌(简称牛菌)和猪布鲁菌,其中以羊菌和牛菌为主要筛查对象。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发展规模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养殖场所与外部环境的隔离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也给畜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外来物种入侵和传播疾病。加强检疫和监控,规范养殖业生产,确保食品安全,势在必行。 在动物体内,布鲁菌主要侵犯淋巴组织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这些细胞的破坏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反应,也可引起全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多发于侵入部位,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形成脓肿;慢性时常见体温不稳定,反复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虚弱乏力,消瘦,贫血,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死亡。

检验人员平时在做检测时,应严格遵循实验室操作规程,做好实验细节管理,防止操作过程污染;同时,注意个体防护,做好实验室内环境和外出样品采集的消毒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真实性。

长孙子依长孙子依优质答主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叫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等,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传染病。布鲁氏菌是一种需氧菌,呈球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此菌不产生胞外毒素和芽孢,一般不耐热,一般消毒药易将其杀死,但胞内侵入性是布鲁氏菌的重要特征,且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湿土中可生存2~5个月,乳、奶中可存活1~5周。犬患此病后,对动物保健和犬本身的健康会造成恶劣影响。

一、症状和病变

布鲁氏菌属布鲁氏菌属共有6个种,19个生物型,在羊、牛、猪、犬、鼠中对犬致病的只有马耳他种和流产种。布鲁氏菌进入机体后,与吞噬细胞发生短时间的斗争,大部分被消灭,少部分在吞噬细胞的保护下进入淋巴系统,并迅速转移至网状内皮系统,在肝、脾、淋巴结、肾等处繁殖,再大量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主要侵犯生殖器官。

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两种,一为长期慢性传染,在生殖器官内长期藏有布鲁氏菌,而无任何症状表现,成为传染源。另一种为患病症状明显的病犬,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发炎,如胎膜炎、盆腔炎、脑脊炎及关节炎等,幼犬和母犬多发,患病犬表现发热、贫血、关节肿大、被毛粗乱、生殖器官发炎以及神经症状等。

慢性病例病程不一,一般数周至数月,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发热、关节肿胀,常为多发性,以跗关节和腕关节最常见,其次为肩关节和趾间关节。关节腔内有炎性渗出液,淋巴结和脾肿大,肝脏也有病理变化,公犬出现睾丸炎,附睾炎,母犬出现子宫炎和小叶性乳腺炎等。

二、治疗

布鲁氏菌病对人的危害比较大,犬患病后治疗价值不大,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因此,对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犬应予以淘汰处理。

三、防控

布鲁氏菌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常规性预防和淘汰感染犬是综合防制的有效措施。由于此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因此,应对人和犬同时进行检疫,对阳性犬必须淘汰,同时应对犬群进行全面检疫,确定健康犬群。对病犬污染场地和犬窝、饲具、食具等进行严格消毒。除患病犬外,在患病犬周围25公里以内的犬也不允许作为种犬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