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布病怎么治疗?
布鲁氏菌(Brucella)属于寄生虫中的细菌类,是放线菌目、布鲁菌属的一种,因其形态颜色如布鲁虫而得名。 已发现至少有150种不同类型的布鲁菌,且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数月甚至更长;4℃时也能存活2个月以上;在-20℃下冷冻24h仍可繁殖;60℃以上时,仅能存活1s;但在4°C以下或-20°C以下就能被迅速杀灭。其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可能是该菌引起人类和动物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发现的布鲁菌有150多个血清型,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血清型约有30种,我国已有部分类型报道。 布鲁菌属的分类位置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基因组序列的快速更新,该领域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最近一项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布鲁菌的系统发育树,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1]。
研究发现,猪为布鲁菌的自然适宜宿主,当病猪发生流产时,大量细菌通过污染母体子宫颈管而进入产道,使新生仔猪经产道接触被感染;健康仔猪通过吸吮感染妈妈的乳汁而被传染;健康的母猪可通过摄入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而成为携带菌者。
另外,粪便也是本病重要的传播媒介。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的乳、肉等食品或被其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世界各地的布鲁菌检出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国家检出的种类较多,有的国家则较少。我国目前发现的布鲁菌主要有3个类型:绵羊布鲁菌(简称羊菌)、牛布鲁菌(简称牛菌)和猪布鲁菌,其中以羊菌和牛菌为主要筛查对象。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发展规模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养殖场所与外部环境的隔离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也给畜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外来物种入侵和传播疾病。加强检疫和监控,规范养殖业生产,确保食品安全,势在必行。 在动物体内,布鲁菌主要侵犯淋巴组织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这些细胞的破坏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反应,也可引起全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多发于侵入部位,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形成脓肿;慢性时常见体温不稳定,反复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虚弱乏力,消瘦,贫血,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死亡。
检验人员平时在做检测时,应严格遵循实验室操作规程,做好实验细节管理,防止操作过程污染;同时,注意个体防护,做好实验室内环境和外出样品采集的消毒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