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能送人吗?
可以啊,为什么不可以呢。 只是可能不太适合养狗的朋友。 我家狗是2012年养的,当时因为刚工作,租房子不方便,就想到了养狗。最开始想的是吉娃娃这种小型犬,但是后来了解到大型犬的领养要求后,就决定要萨摩耶了。原因嘛就是觉得大型犬看家里人来客人都比较礼貌,而且比较傻憨,比较好训练。
我家萨摩叫馒头(因为长得像包子),在宠物店的时候,因为体型比较大,店家不敢卖给我们,说是怕我们养不了。后来经过协商,把馒头带回家时已经中午了,于是就在附近的麦当劳吃了顿饭。(现在想想,真是难为店家了,大中午的接待咱们这票人) 刚开始养着,感觉还是挺好的,每天下班回家就能看见它在门口等我们,特别开心。但是后来渐渐发现,这家伙确实不那么好训练,特别是上厕所这个问题上,教了很多遍都不管用,最后气炸了,直接关笼子里,然后,尿在了笼子里。。。晚上收拾屋子的时候,那味道,真忘不了。
后来,因为上班的原因,没时间陪它玩,它就自己玩自己的,或者睡觉;也因为工作不顺利,经常发脾气,拿馒头出气,骂它骂的很凶,甚至动手打它;也因为我脾气不好,总骂他,他好像有点害怕我。 但是无论我怎么对它,它还是对我很忠诚,我一叫它,就立刻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摇头晃脑,高兴得不得了。
后来我换了工作,搬了新家,因为新的住所不允许养狗,就把它送给了一个朋友,虽然离得很近,但我不能经常去看它,它的另一个主人对它是很好很好的,每天带它出去散步,给它买好吃的。但有时候想想,馒头应该会记着我的不好的吧。
后来的后来,由于工作调动,我又离开了那个城市,离开那段时间总是想起它,也不知道它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想我呢。 几年过去了,现在自己也买了新房,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也养了自己喜欢的小猫咪。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位置,在那里,安放着一只狗——我的馒头。希望它一切安好!
不能,一但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送到动物保护协会
人不可貌相,狗也不能。虽然表面上看似亲密友好,但当人们转过身,或注意力稍有转移,它们就会争抢食物,这种情形相信很多人都见到过,甚至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不过,很少有动物像狗这样,在被收养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近日对此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攻击事件接连发生
据媒体报道,从2008年开始,美国就接连发生被收养的狗攻击养主事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去年7月的一起事件,一只收养2年的罗特韦斯特牧羊犬在主人熟睡后,悄悄地找来了另一只狗,两头狗一起扑向熟睡中的女主人,女主人虽然醒来并奋力抵抗,仍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专家:警惕“延迟攻击”
面对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美国动物脑科学研究领域颇有名气的布莱恩·福克斯指出,这是典型的“延迟攻击”现象。一些狗在看似熟悉和了解主人后,突然发起攻击。福克斯博士对媒体说,这种事他每年都能遇到。他说,很多狗是“机会主义者”,总是等到“时机”成熟后才会发动攻击。
找到事件内在联系
美国国家儿童医院的保罗·莱恩博士对美国1975~19年间的82起狗咬伤儿童事件进行了分析,发现42%的狗是家庭宠物或者熟识的狗。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莱恩博士发现80%的狗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是熟识的关系。该报告还指出,83%的受伤者都认为这些狗对他们来说是安全的。专家认为,这些事件表明,狗的攻击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和某种动机。
狗也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福克斯博士说,要理解狗的行为,得从“内部注意力”(专注一件事情,并很难从中转移注意力)等方面着手。福克斯博士举了这么个例子:一个人向一只狗走去,手上的香肠是给狗的,此时人和香肠都成为狗的“内部注意力”来源,直到得到它们,“内部注意力”才消失;但有些狗,只认香肠,对人不感兴趣,而有些狗,只认人,对香肠不感冒。在福克斯博士看来,狗对人的注意力,是决定狗是否会发动攻击的关键因素。
福克斯博士还认为,有一些狗的“内部注意力”十分顽固而且容易集中,这和人的阿斯伯格综合症有些类似,属于自闭症的一种。阿斯伯格综合症表现为:对某件事或人感兴趣,但很难和人交流,顽固而且缺乏条理。福克斯强调说,有这种问题的狗会变得越来越危险,如果不加重视,最终会失去控制,对人发动攻击。
警惕“无妄之灾”
2008年底,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市的2个孩子被一只牧羊犬杀死,而这头狗此前从来没有攻击过任何人。美国动物大脑疾病研究所创始人兼高级神经科学研究员理查德表示,这绝非是偶然事件,他们已经发现许多类似的案例。理查德称,这与动物的大脑发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之所以会受到这些看似“好心”狗的攻击,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对这些狗来说,它们的好意、友好、亲昵甚至爱,都是需要“回报”的。而当这种“回报”无法正常实现时,它们就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最终导致无法控制情绪而对人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