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了怎么处理狗?
首先,对被咬伤的人进行伤情判断 被宠物狗咬伤后,应该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15分钟左右,再用肥皂清洗,尽量把伤口内的污物冲洗干净;若伤口较深,必须小心地将伤口内的淤血全部清除,以避免伤口感染;接着用酒精或者碘伏来消毒伤口,以防感染。最后,尽快注射破伤风疫苗和抗血清。 目前,用于破伤风的预防主要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将其稀释在蛋白溶液中制成脱敏制剂,于注射部位皮内注射进行试验,如发生过敏现象(如皮疹、荨麻疹或局部皮炎等),则可确定对破伤风类毒素有过敏反应,不宜使用该疫苗,而需改用其他方法进行预防。对过去曾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并产生足够抗体水平的受试者,不必再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可免受疫苗副作用之苦。 对被动物咬伤后的紧急处置,对于预防破伤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有些人被狗等咬伤后不去及时处理,直到几天以后甚至几个月之后才去注射疫苗,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任何药物对病菌的杀灭效果都会随时间延长而递减,这样就等于给了病菌生存的机会,一旦繁殖产生抗药菌株,治疗就更为难了。
第二,对肇事犬只的处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中有关“违反关于饲养动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的标准,“未经批准,饲养危险动物的”处以“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予以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而事实上,许多案例中的犬只是没有办理合法手续的流浪犬,这种情况下,只能由执法部门对其采取强制捕猎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犬主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如养犬人不履行管理义务,使小狗随意乱跑,导致他人受伤的,警方便可以追究养犬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对受害人进行营养费和精神损失的赔偿 对于被小动物咬伤后,是否可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目前我国尚无相关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侵害行为造成受害人严重的精神痛苦是应当得到法律保护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权造成严重损害的,无论是否由于公法上的目的,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据此,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小动物咬伤的受害者,有权要求侵害人承担一定的精神抚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