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水需要放盐吗?
首先,要明白一个事儿啊!鱼缸里的水,它不是一个封闭的水体!也就是说,它是跟外部大气层相通的,是一个跟外界交换物质的容器。 那么,从外界渗入的鱼缸水,必然会带入一定量的硝化细菌。这些硝化细菌,在您换水的时候也会混入其中。
它们会在水中繁殖、死亡,然后分解成无机物重新被水草吸收利用或进一步被微生物利用成为碳源。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是永远在进行着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说的“开缸”,其实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并维护一个稳定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建立,并不是指放入几条鱼、种草、养灯、打氧气这么简单。
既然鱼缸中的水不是密封的,那么我们向鱼缸中放什么,以及不放什么,就格外需要注意了。 举个例子:我们在饲养金鱼或者热带鱼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它们身上有白色黏液分泌出来。这些黏液,有的是鱼自身新陈代谢的结果(如新长出的鳞片),但是有的却是体表受细菌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的证明。
当我们发现这种分泌物时,通常会用湿布擦去,或者用吸管吸除。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养护操作,但实际上却有可能破坏这个平衡状态。 因为我们要清除的是已经感染部位的分泌物,而这一部位可能已经含有病原体,甚至可能有大量的厌氧菌聚集。如果我们擦洗的力度不够;又或者我们的手指不干净,而有部分污渍粘在手上(尤其是指甲缝里),当下次再接触鱼体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传染。 我们日常使用的中性洗涤剂虽然能杀灭大多数的细菌,但是它对于厌氧菌却没有作用。而鱼缸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体系,如果其中的菌相结构不平衡,又缺乏足够的溶氧,很容易让厌氧菌占据上风。这时,一些原本在外部水体中存在的病菌,很有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在饲养观赏鱼的时候,注意不要给鱼缸添加任何可能对水质产生污染的物质。当然,最保险的方法还是不要在鱼缸内直接种植水草。如果实在想要种植,不妨尝试用水苔、树皮等不直接接触土壤的物质来营造一个原生态的环境。